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5G+文化旅游,以剛需帶動行業服務升級
查看:2248  發稿日期:2019-09-10 17:01:27

5G日益成為大眾輿論的焦點,并且成為今年的科技熱詞,各類基于5G的創新應用也將逐漸浮出水面。5G技術的高速發展,倒逼文旅行業提質升級,從而推動文化和旅游形態在新時代的躍升改變。


5G與文化

2019年被認為是5G元年,未來,在萬物互聯的時代,5G又會與文化產業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5G將為文化產業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文化產品呈現“新面孔”
日前,中國聯通已完成對北京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等區域的5G全覆蓋,為參與全國兩會報道的媒體記者提供5G網絡。中國移動也在天安門廣場、北京會議中心等地建設了5G網絡,以保障“5G+4K”高清直播效果。


5G會給老百姓帶來什么?

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政協委員張云勇在“委員通道”這樣描述:“清晨,5G路由器悅耳的聲音叫醒你,智能床墊感知你的睡眠情況,然后連接咖啡機送上一杯濃淡相宜的咖啡……”在他看來,5G不僅快,而且非常智能,將改變行業,改變社會。

那么,5G到底有多快?在業內有一個比喻:如果把2G比作自行車,3G就是摩托車,4G是汽車,5G則是高鐵。張云勇說:“別看5G手機和4G手機看起來沒什么區別,速度卻是4G的好幾倍,下載一部1G左右的高清大片只需要3秒鐘!

對于文化產業而言,5G也會帶來深刻變化,比如會促進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文化產品和業態的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說:“近年來,皮影戲利用數字化技術支撐,采用大屏幕來放映,吸引了很多年輕的觀眾群體,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苯鹪直硎,隨著5G時代的到來,如果把皮影戲中的一些傳統元素融入動漫、網絡游戲之中,將會在融合中產生新業態。

如今,動漫游戲、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數字文化產品已擁有廣泛的用戶基礎,與百姓生活越來越密切。隨著5G技術的應用,以及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8K視頻等技術的發展,這些數字文化產品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方面,都將呈現出一副嶄新的“面孔”。


5G+文化旅游,以剛需帶動行業服務升級

▲“重返·海晏堂”E-MAX沉浸交互秀(圖據數字圓明園)


目前,美國高通公司正聯合包括中國廠商在內的多個業界伙伴,研發可連接5G智能手機的擴展現實頭戴顯示器,打造下一代沉浸式移動計算體驗。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基于現有的網絡技術,VR游戲等產品的體驗并不理想,但隨著5G商用加速推進,這類沉浸式體驗設備的市場熱度或許能被重新激活。

專家預測,在不遠的未來,隨著5G應用廣泛融入社會,文化產品的數量與種類將會不斷豐富,音樂、動漫、影視、游戲、演藝等傳統業態的數字化程度將不斷加深,具有可視化、交互性、沉浸式等特性的數字創意產品和服務將不斷涌現。未來,人們還可以通過移動智能終端,身臨其境地體驗不同類別的文化資源。


文化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預測,到2025年全球5G連接數量將達14億個,未來15年間,5G將為全球經濟增加2.2萬億美元產值。有人稱,未來,5G技術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緊密結合,將會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相關領域將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文化產業也會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委員鐘章隊指出,“5G的大規模應用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當然,5G時代的到來,無疑也會給文化產業打開一扇“新的窗”。

近年來,文化與互聯網、旅游、體育等行業融合發展,跨界融合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最突出的特點。數字內容、動漫游戲、視頻直播等基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新型文化業態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

有報告稱,5G技術將為文化產業帶來廣闊空間,推動文化產業生產方式的變革與創新。一方面,5G技術的應用,會優化文化產業的生產流程,提升文化產業的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另一方面,5G技術也會為數字化信息的高速傳輸創造條件,促進生產要素與產品的高效流通,推動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金元浦認為,在以5G為背景的“加速度”時代,5G帶來的數字技術創新,將促使文化生產要素在創新過程中實現優化組合,為文化產業賦予更多的新內涵,使各種業態出現融合趨勢。金元浦說:“文化與科技是創意的兩翼,文化為科技創新提供內容驅動,科技為文化融合與表達探索創新可能!痹5G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的基礎上,我國文化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說:“進入2019年,技術驅動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趨勢在加強,從數字出版的個性定制到今日頭條的算法推送,從B站的二次元視頻創作到喜馬拉雅音頻平臺,從陪伴機器人到娛樂機器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正全面滲透到傳統文化產業,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

陳少峰預測,2019年隨著5G的試商用,傳輸成本大大降低,“平臺+技術+內容+垂直運作”將形成文化產業的新生態,產生巨大的商機,文化企業要走出“舒適區”,打破“思維定式”,提前布局,打通線上線下,連接技術和內容,融合傳統和現代,經風雨、見彩虹,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認為,5G能夠有效激發產業創造力,要充分利用5G帶來的市場機遇,創造出更多“效率紅利”。


創意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數據顯示,當前,全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76.2%,恩格爾系數降至28.4%,文化消費已成為國民消費增長的重要方面。在專家看來,我國文化消費已經進入品質消費時代,但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的原創力依然不足,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不夠充分,供給與消費之間缺口較大,供需錯位與脫節現象較為嚴重。面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我國文化產業必須要抓住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于文化產業而言,應如何迎接5G時代的到來?

專家認為,在5G時代,文化產業仍要將內容為王當作核心競爭力,創意創新為本,借助5G等新技術帶來的新機遇,研究新消費、新趨勢,激發新供給。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說:“所謂新格局和新趨勢,意味著我們的發展方式和以前不一樣,現在更強調與技術的融合,與體制、機制的融合,更強調滿足人們的新消費!

中宣部文改辦巡視員、副主任朱偉峰指出,創新是推動文化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生產供給優質內容是立身之本、發展之要。文化企業的創新和優化內容生產供給要始終堅持心中有情懷、眼中有受眾、胸中有匠心。朱偉峰表示,要順應形勢,借力信息革命成果,在運用新技術、培育新業態、拓展新模式上實現突破,加快融合發展、優化升級步伐。文化企業要加快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把科技進步的最新成果滲透到文化創作、生產、傳播和消費的每一個環節,豐富文化表現形式,搭建文化發展新平臺。


▲游客在成都太古里體驗5G(圖據微成都)


5G與旅游

相較4G而言,5G擁有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超低時延、萬物互聯、重構安全等特點。插上5G的翅膀,景區智慧化建設必將更上一層樓。那么旅游景區又會利用5G做出哪些方面的改變呢?


區體驗升級

5G時代,以VR為引領的智慧導覽將更加順暢。據報道,皇城相府、云臺山、龍虎山、都江堰、雁蕩山、紅旗渠都在嘗試5G+VR。

在河南省紅旗渠著名景點青年洞和“鐵姑娘打釬”舊址,參觀者佩戴VR眼鏡可通過5G隨時隨地體驗當年修渠的感人場景。紅旗渠景區內的多個景點布設攝像無人機,畫面通過5G清晰回傳,游客坐在室內也可盡情觀賞美景。紅旗渠景區還引進5G網絡和語音交互技術,智能機器人可以跟游客主動打招呼,提供場內引導、景區介紹、專業咨詢、聊天等服務,并能根據人臉識別結果,迅速做出服務響應。紅旗渠景區還通過一款5G高清視頻游記助手應用軟件——AI游記助手,幫助游客自動編寫游記,根據游客拍攝的照片和視頻,生成720°VR交互式視頻和8K高清視頻的全景游記。


▲2019河南智慧文旅大會上,工作人員通過VR虛擬現實眼鏡+景區360°攝像頭覆蓋,體驗紅旗渠景區現場情況(圖據安陽信息網)


近日,中國電信黃山分公司成功開通黃山風景區光明頂、玉屏樓5G基站,標志著首個5G智慧旅游應用成功落地。黃山5G+VR全景直播現場通過5G網絡環境實時傳輸景區畫面,實現遠程360度VR縱覽安徽黃山美景。該業務作為安徽首批5G網絡智慧旅游應用測試成功,率先試用。

此次電信在黃山5G+VR全景直播業務測試中,兩處5G基站連接的下載速率是現行網絡下載速率的10倍以上,遠程觀景圖像清晰、流暢、穩定,調測結果良好。

而在市區的黃山市城市展示館里,720度CAVE全景體驗劇場—《夢立方》,本身就是一個超大型能同時容納將近80人的裸眼VR體驗空間。在不遠的將來,可以通過5G+VR全景直播,實現將各個景區、景點的360度全景8K畫面實時呈現在《夢立方》中,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通過該項目獲得沉浸式體驗,切換不同的景區、景點,遠程“身臨其境”的感受黃山的自然和人文美景。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負責旅游數據和信息化的副主任遲鈺爭表示,5G為景區智慧化帶來更多憧憬,如VR和AR體驗等,但要變為現實,還需要5G網絡和5G終端的普及。


景區服務升級

隨著景區智慧化建設的推進,購票入園越來越便捷,游客已漸漸習慣使用微信或支付寶等網絡渠道購票,刷身份證入園。山東省泰山景區信息中心主任宋磊介紹,刷臉入園,主要用于多次入園的游客,景區為售檢票系統增加人臉識別功能,在游客第一次入園過閘機時自動采集人臉信息,入園之后進行人臉比對。5G網絡下,游客畫面采集速度、數量都會提升,游客身份識別將會更快速、更精準。


▲杭州宋城景區刷臉入園(圖據宋城人)


旅游旺季,熱門景區往往人山人海,一旦有游客走散,找起來如同大海撈針,而泰山景區通過人臉識別系統解決了這一難題。宋磊介紹,泰山景區布設51路臉譜智能攝像機,輸入游客照片可迅速比對跟蹤,自動生成游客進山游覽軌跡和出現時間,快速鎖定游客位置。自人臉識別系統運行以來,泰山已查找走失游客50多次,深受游客好評。

此外,泰山還建立了客流預判機制,基于網絡大數據、公安大數據、歷史客流數據,科學預測假日客流。去年“五一”小長假,節前預判游客量為13.7萬人次,實際進山13.8萬人次,預判準確率高達99%。去年“十一黃金周”,節前預判游客量為28.8萬人次,實際進山28.1萬人次,預判準確率高達97%。

與此同時,泰山景區與?低暫献,率先研發熱力圖指揮系統,通過在各景點布設的智能AI攝像機,實時統計景區內各景點游客量,生成景區客流熱力圖,便于景區及時采取分流疏導措施。另外,?低曌钚驴萍贱椦跘R也被引入泰山,該技術可全景監控景區,實現區域立體聯防聯控。



聲明:本文來自數字展示在線。


91超碰在线